傅成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找到正确发展道路

此点,我尚未能建立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之后再解决吧。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我们的启示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处于早期阶段。主要观点是,我们应该从金融周期,而不是一般经济周期的角度(比如短期的经济增长、通胀、利率)来看待近期的经济和市场的变化。

傅成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找到正确发展道路

第一、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下跌有深层次的原因。个人和企业可以降低当前的消费,通过增加投资来增加机器设备等生产性资本,大家都这样做,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上升,未来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就增加了,资本对个人和社会都起到储值的作用。到了金融周期的下半场,房地产行业开始收缩,房地产投资在2014年12月更是录得同比负增长。这几年,银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银行利润快速增长,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失衡和经济结构失衡一个体现。在上半场,信用扩张快、资产价格上升、经济增长比一般经济周期的动能强。

债务人被迫减少开支、或者抛售资产以还债,导致资产泡沫破裂。首先,这一次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全面下跌,虽然媒体关注最多的是油价,但铁矿石下跌的幅度也很大,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 也有显著下降。大建铁公基,投入产出失衡,债务高筑。

2015年3月2日于上海 进入专题: 央行降准降息 金融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未达增速既定目标,沿海不少以国际市场为生存依托的加工型企业面临倒闭、银行坏账等风险。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又叫做景气循环, 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显然,巨额的政府债务不可能由银行储户来承担,银行也不可能因此而发生还贷危机,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印发货币,由全国人民买单。

我国经济本来倚重房地产,如此一来便直接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并传导到中、上游产业,致使制造业、采掘业等增速放缓。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一旦停下来,经济就一蹶不振。

傅成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找到正确发展道路

以信托贷款为例,2013年上半年投向这两个领域的占比约50%。CPI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品房销售没有进入指数,而是作为投资品,这与国际惯列不符,也与国民普遍将购置住宅作为不可缺少的生活需求相悖,实际上,购房已成为民众消费的重大包袱,占据可支配收入的绝大部分。30多年里有20年增幅在10%以上。从工业生产来看,增加值增速月降幅达2.1个百分点,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工程机械、发电量、化肥、原煤等产量负增长,汽车、集成电路、钢铁、水泥等增幅出现明显下降。

主要指标全面回落,其中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等指标同比出现负增长。常年来孽生的肿瘤越来越大,不开刀,总有一天恶化致死。进出口总额大幅下滑,仅增长3.4%,比上年减少4.2个百分点。还有各种信托公司、券商、保险、私募基金、风投、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影子银行,大约有16-18万亿元,普遍从事的理财产品、高利贷等有着极高的流动性风险。

所以,必须严重关注最近央行降准降息等宽松货币的政策动向和资金流向。产品缺乏主权创意,在国际上风雨飘摇。

傅成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找到正确发展道路

然而,经济发展总是有其内在规律,短期内被掩饰、扭曲或推迟了,终究要回复规律。所以,如何看待通胀与通缩,如何诊治下药,实在是决策者关乎国家生死的大问题。

中国经济几乎没有调整的空隙,也谈不上周期,一路狂奔,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CPI价格指数2%,同比下滑0.6个百分点。一个大的经济体,也是一样,在高速增长时,需要排解掉伴之以增长孪生的副产品,消化所积压的负能量,反应在经济过程中,经济学称之为经济周期。他的结论也阐明了通缩就是货币问题。一、通胀通缩根本上是货币问题 前些日我在《共识网》发了篇文章,叫做《通胀正在向我们走来》,引起了不同争议。此外,这些年银行大量增加的表外业务,有相当部分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7.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9.3个百分点,全国粮食总产量同比仅增长0.9%,下滑1.2个百分点。总体看来,所有数据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10%的警戒线,房产严重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近期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传递一个信号:正以释放流动性提振当下疲软经济。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我国GDP1978年是3645亿元,2014年为636463亿元,增长了174.6倍,年平均增速达到9.8%。

我国201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将近50万亿元,受政府债务牵累,一有风吹草动,发生挤兑,后果不堪设想。一边是高额的空置率,一边是虚高的楼价,这种奇怪的经济现象既验证了货币超发、楼市成为资金吸纳池的事实,也说明我们的房产市场已经演变为投资投机为主体的市场,国家统计局也确实把商品住宅作为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所以楼市价格与工薪收入严重背离数十倍,在国际上不可思议。

中国的货币,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GDP同比增长7.4%,是进入新世纪第15个年头以来最低的,比14年平均增幅的9.5%要少2个百分点。美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认为我国在2013年底城镇空置房的数量约为2700万套,空置率15%。然而,中国经济高歌猛进30多年,除了少数微调外,总体上是一路向上高攀。

北京联合大学张景秋课题组调查北京空置率为27%。巨大的融资规模安全,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运行质量。

货币政策的走向,更应从全局、从本质来考虑,更应慎重三思而后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同比下滑1.8个百分点。

二、中国经济高歌猛进30多年 回顾一下改革开放的历程: 我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最早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创立了一种中外合作、加工贸易一体化的新颖生产方式,由沿海发端,迅速蔓延全国,逐渐成为服务于国际市场的全球加工工厂。但愿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能够拯救中国。

按商业银行存准率20%计,社会可以流动资金总量达到98万亿元。应该看到,目前的经济困境,正是常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而没有及时调整消化的必然后果。即使按照许多人的习惯思维,将现在的这种状态称作通缩,那也是反映在周期调整中的阶段性现象,不代表整个链条中由于货币超发日趋积累加剧通胀危机的主体要素与动因。各地相继出现的空城、鬼城也直接验证了这个事实。

从另一层面来说,正是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导致物价的相对平稳,却被某些人视为脱离了习惯思维的通缩。更真实的数据倒是出于居民的亲身感受,日常消费物价却是涨的厉害,唯有受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汽油跌价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很低,去年只有2%,就认为陷入通缩。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跌2%,已经连续34个月为负值。

收入严重分化,导致消费畸形……,种种弊病,原来潜伏着掩盖着的,只能是饮鸩止渴地维持,一旦消停,便都暴露出来。最近一位亲人在医院检查患了甲状腺结节,中医化瘀治疗,反应强烈,生怕虚弱累及基本体质招致不幸。

中钢协:后期铁矿石价格仍将呈波动运行态势
31省份2017年GDP:22地增速超全国 东北经济回暖